理论前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理论前言 > 正文

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以航空职教集团为平台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以航空职教集团为平台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以航空职教集团为平台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摘要: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航空职教集团的企业中航飞机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合作为例,以航空职教集团为平台,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作。通过校企双方融合发展,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从而推动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融合;人才培养;发展共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随航空而强,植根航空,情系职教,亦厂亦校,军民融合的具有60年历史积淀的百所之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西航职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2009 10 月,西航职院牵头组建了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学院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工作。随着集团的发展和壮大,目前集团共有50余家航空企事业单位,2014年,中航飞机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申请加入陕西航空职教集团。2015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零组件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校企合作之路。

 

一、校企合作逐步深入,加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试点初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20156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零组件公司经过协商沟通,签订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零组件公司成为学校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主要平台,双方举行了校外实训基地挂牌仪式,从此拉开了校企合作的大幕。2015716日至916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23名学生作为第一批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任务。2015722日至922日,航空维修工程学院飞机制造技术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共65名学生作为第二批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又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零组件公司免费为学生提供住宿,并支付每人每月1000元的实习报酬。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技能培训,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为确保学生安全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公司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法律法规、厂纪厂规、安全防护、岗位操作规程等知识技能的培训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并结合实际为学生们开展了企业文化宣讲、技能学习比拼、心得体会评比、面对面交流等活动,定期将学生在企业表现进行综合打分,并将考核结果告知学校。针对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公司主管及带队老师及时解答,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认同。学生实习期间的一丝不苟、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和积极向上、文明守纪的精神风貌也给企业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校外实训基地发挥的桥梁作用得到了学院和零组件公司的一致认可。

2.适时加温,共签合作培养“订单”

零组件公司根据人员储备情况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决定和学校共同开展“订单”培养工作。得知消息后学校主动推进,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于20159月并签订了“机械加工”和 “飞机制造”两个“订单”培养协议。

机械加工“订单”班,由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在201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3个专业中选拔31名学生组建而成。机械加工“订单”班,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双方共同确定“订单”课程,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全年实施。企业人员分批分期利用周末为“订单”班学生授课。学生除了要完成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的课程外,还要完成企业规定的必修课。

飞机制造“订单”班,由航空维修工程学院在2014级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两个专业中选拔62名学生组建而成。“订单”班采取“中期介入”模式,即以企业需求为前提,以学校航空维修工程学院14级飞机制造技术专业学生为主体,通过双向选择后确定订单班名单。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3学期)学生按学院原本确定的课程组织教学,第二学年(第4学期)第三学年(第56学期)“订单”班学生按照零组件公司和学院共同商定的课程进行学习,“订单”班学生取得毕业证并通过企业准入资格培训全部课程(工厂考核)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3.融合发展,共商“订单”培养方案

“订单”学生的培养,校企双方按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四融合”的原则,以及“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及管理、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共同关注学生职业发展”“七共建”的理念开展全程全方位的合作培养模式。双方经过反复研讨,精心设计课程,共同组建“订单”师资团队,开始了“订单”培养的过程。

20152017年,学校分别与零组件公司进行专题研讨5次,共同制定订单班相关课程(如表1、表2),企业派出中航工业高级技能专家、国家级高级培训师、公司生产、技术骨干参与到教学团队中,分别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导入、精益管理概论、生产现场质量、安全标准、民机适航规范、CATIA等数控软件操作、装配钳工工具使用规范及保养等内容的授课,公司总经理、各部部长、厂长等亲自来到学校授课。

1  西航职院机械加工“订单”班企业课程设置

 

2  西航职院飞机制造“订单”班课程设置

 

4.深度融合,共建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零组件公司为了强化订单班学生的管理,精心策划,组建了“订单”班学生管理委员会,搭建学生“思想、技能、发展”三维管理平台,实施了由总经理任主任,“订单”班学生实习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以及“订单”班班委为委员,综合管理部为日常管理机构的“两级双管理”模式。

一是由综合管理部牵头,每两周组织召开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综合管理部及学生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对订单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鼓励学生对生产现场及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90余人的“订单”班,先后共开展座谈会20余次,汇总问题300余条。在座谈会上,公司的集团首席技能专家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讲述自身成长经历鼓励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发挥“订单”班班委等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对“订单”班的班委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召开协调沟通培训会,通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新工艺、新技术改进等情况,分析制造行业特点,宣传公司发展及产品结构调整战略,通过对班委等骨干的专题培训,把公司战略规划、现状分析、具体举措传达给“订单”班的其他同学,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影响带动其他同学。

三是把“订单”班学生管理纳入到公司员工的日常管理中。制定了《‘订单’班顶岗实习生管理办法》《顶岗实习人员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学生考勤、请假制度,纳入到正式员工安全管理体系。“订单”班学生可以参与公司的“总经理青年成长奖”“改善提案项目评选”“五好公寓评选”“文化团体协会”等活动中,使学生提前介入公司的发展环境,融入发展氛围。20174月,“订单”班的14名学生因在“新舟700疲劳试验件”的制造过程中表现突出,被授予“总经理青年成长奖”,公司在工作现场对他们进行了表彰。

四是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制订高标准技能培养方案,快速提升“订单”班学生操作技能。20169月,公司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全封闭式培训。培训聘请了全国劳模赵平、中华技能大赛获奖者、中航工业装配大赛首席培训师万胜强以及汉中飞机分公司检验技能专家、技能专家对他们进行了铆接钳工13个技能点的系统培训,“订单”班的全体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

五是设立奖学金,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为了进一步提高“订单”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零组件公司设立专门的“企业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每学期设一等奖学金奖金500元,占10%,;二等奖学金奖金400元,占15%;三等奖学金奖金300元,占20%,总奖学金学生覆盖率达45%2016年共计16900元的“企业专项奖学金”已发放完毕。

 

二、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多方发展共赢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能及时了解到企业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统一,学生和企业有效对接的过渡,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实现了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和学生满意。

1.学校满意

一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岗位需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高了就业质量。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定向定期培养学生,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保证了就业质量,实现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三是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构成。校内的专任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参与企业项目,能够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为自己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这对教师的理论教学提供了实践的支撑。

2.企业满意

一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对学校提出自己的用人要求,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了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在企业就会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岗位的过渡,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对企业有较深的认知,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最大范围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失,为企业储备大量的技能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专门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高,技能好,针对性强。熟悉企业文化,懂得企业基本礼仪,从整体上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

3.学生满意

一是对学生而言,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使其更明确企业的具体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为尽快适应企业、认同企业缩短了周期,为学生顺利完成的学生到员工的快速转变打下了基础。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一旦签了“订单”协议,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就业岗位,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更是学校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中精准帮扶就业政策的具体落实。

 

三、校企双方融合发展,铸就大国工匠成长成才之路

通过与零组件公司的合作证明,集团化办学可以促进校企合作,校企的深度合作可以极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而且还能够培养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而且还可以增强对职业和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这些正是工匠精神所在。可以说,校企深度融合正是打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有利平台,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根本,可以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营造关注理论、重视实践、深化工程的学习氛围;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员工培训,有力地提升职工技能素养,使之真正成为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工匠型人才。

总之,职教集团为校企合作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而校企合作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学校提供多维度的技能强化之路。只要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实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一定会培育出更多、更出色的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DI2NTU5NA==&mid=2247487535&idx=2&sn=628cb445657486ad5163a2657c8c0779&chksm=fd58233aca2faa2c86dca0482b4874629a9a2cf5676ef76322bd5a003ed1176b6832fd72350d&mpshare=1&scene=23&srcid=0728ywNFkoZgZe2mc7WHg07N&sharer_sharetime=1658980705819&sharer_shareid=810762831ead562911649a9c62fa33fc#rd

返回顶部